币安近期对其上币机制进行了重大升级,推出了「投票上币」(Vote to List)和「投票下架」(Vote to Delist)功能,旨在透过社区共同治理提升专案筛选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本篇文章将对币安投票上币活动进行详细介绍,并列出用户参与币安投票的详细步骤。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凭借低费用、高流动性和丰富的生态,成为投资者和机构用户的首选平台。
1.创立时间: 2017年6月,由赵长鹏(Changpeng Zhao)和何一(Yi He)共同创立。
2.发展历程:
3.交易所功能
(1)交易服务:
(2)区块链生态:
(3)金融服务:
(4)教育与社区:
4.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1)市场占有率:
(2)竞争优势:
(3)技术创新:
关于币安交易所的详细介绍请看:币安交易所官网是不是诈 骗?安全吗?可信吗?
为了透过社区共同治理提升专案筛选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币安在2025 年3 月推出了「投票上币」(Vote to List)与「投票下币」(Vote to Delist)机制。
1.币安投票上币
用户可投票支持希望上线的项目,得票最高且通过币安尽职调查的项目将优先上市。
币安会从市场及Alpha 观察区挑选项目进入投票池,用户投票后,专案方需符合合规性、技术实力、社群活跃度等综合标准。
在3 月20 日,首批投票上币活动已经启动,币安请用户在币安广场官方贴文下方,参与投票选出首批上架币安的代币。
2.币安投票下币
针对已上线但表现不佳的项目,若其无产品更新、社区活跃度低或有重大风险,币安会将其列入「监控区」(Monitoring Zone)。
用户可投票决定是否下架这些项目,并增强对劣质项目的淘汰机制。
3.直通Alpha 观察区
在币安钱包完成独家TGE(代币生成事件)的项目,可直接进入Alpha 观察区,获得更多曝光机会。
尽管推出了投票上币和下币功能,但币安仍强调,「投票上币」并不会取代平台原有的上币审核机制,投票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币安一定会采取任何行动或决策。
币安此次推出投票上币活动,有以下几点原因:
1.流量焦虑
2024 年币安现货交易量市占率从60% 降至50% 以下,透过投票机制吸引新兴市场及下沉用户(如Pi Network 的1 亿用户中65% 为35 岁以上,多分布在东南亚、非洲)。
2.合规平衡
引入社区投票对冲监管压力,同时限制敏感地区参与,规避政策风险。
3.生态扩展
透过投票支持创新项目,推动产业永续发展,但需平衡短期流量与长期价值。
目前,币安「投票上币」活动已上线,用户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参与:
1.投票资格
用户需在其主帐户中持有至少0.01 BNB(先前为5 美元等值资产,规则可能动态调整),确保投票权与平台生态绑定。每个认证帐户只能为一个项目投票,且每个用户最多可向5 个项目进行投票。
如果您没有币安帐户,可以参考下文进行注册和KYC:
2.投票流程
币安定期从市场及Alpha 观察区筛选项目进入投票池,用户透过官方页面投票。
高票数项目进入终审阶段,结合尽职调查结果决定是否上线。
3.专案自主提名
未进入Alpha 观察区的项目,若已完成TGE 且运作一段时间,可透过币安发布的自主提名申请流程争取上币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投票结果并不最终决定是否上币,上市还要经过全面尽职调查。此外,在先前轮次中未被上币的项目之后仍有机会参与投票上币活动。
根据币安公告,首批投票上币项目包括:
想要参与首批投票上币活动,您需要在3 月19 日17:00(UTC)至3 月26 日16:59(UTC)期间参与投票。
3 月28 日,币安公布了首批投票上币结果,并宣布将上线Mubarak(MUBARAK)、CZ'S Dog (BROCCOLI714)、Tutorial (TUT)、Banana For Scale (BANANAS31) 并应用种子标签。
对比币安推出的投票上币和下币功能,社群反应不一。
有社群认为投票机制增强了参与感,尤其是小额使用者也能影响专案上线,推动了民主化治理。
不过,也有人认为透过投票上币存在潜在风险,包括:
投票结果仅供参考:最终上线决定权仍在币安,需通过官方审核流程。
专案风险:高票数专案可能因技术缺陷或市场炒作而导致价格剧烈波动。
监管风险:部分项目(如Pi)因传销质疑可能被监管关注,有下架风险。
总的来说,币安的投票上币机制是平台在流量竞争与合规压力下的创新尝试,增强了社群参与感,但也面临操纵风险和短期炒作挑战。
用户需理性看待投票结果,关注专案基本面和长期价值,避免盲目跟风。对于专案方,则需重视合规性建设和社区维护,以提升投票胜算和上线后的市场表现。
以上就是币安投票上币是什么?用户如何参与?项目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币安投票上币的资料请关注开拓者奇点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