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是一个专为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 (dApp) 设计的区块链平台,其原生加密货币为以太币 (ETH)。以太坊于 2015 年上线,提出了“世界计算机”的概念,允许开发者构建超越基本数字支付的多功能应用。Vitalik Buterin 及其联合创始人于 2013 年底提出了以太坊的概念,旨在突破比特币(主要侧重于点对点交易) 的局限性。在 2014 年成功众筹后,以太坊网络于 2015 年 7 月正式上线,成为首个被广泛采用的智能合约平台。
以太坊通过扩展区块链的实用性解决了诸多问题。它引入了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 (Solidity) 和以太坊虚拟机 (EVM),无需构建新的区块链即可实现复杂的去中心化应用。这项创新催生了去中心化金融 (DeFi)、非同质化代币 (NFT) 和 Web3 应用的兴起,使用户能够掌控自己的数据。
如今,以太坊已成为许多DeFi平台、NFT 市场和 Web3 项目的基础,巩固了其作为市值第二大加密货币和加密经济关键组成部分的地位。
智能合约工作流程
以太坊的货币政策与比特币不同,它没有对供应量设定硬性上限,而是通过共识规则进行动态管理。截至 2025 年中,流通中的 ETH 约为 1.207 亿枚。虽然理论上供应量可以无限增长,但近期的协议变更,例如 2021 年 8 月伦敦硬分叉中引入的费用销毁机制,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在这种模式下,每笔交易费用的一部分会被销毁,这可以抵消新币的发行,从而导致链上活动高峰期净供应量减少。
2022 年 9 月的“合并”升级将以太坊过渡到权益证明 (PoS),由于从挖矿奖励转向质押奖励,ETH 的发行量减少了 90% 以上。在这种新环境下,年发行率降至 0.5% 左右或更低。因此,在使用高峰期,ETH 的供应量可能会减少,而在低活跃度期间,供应量可能会缓慢增长。例如,在 2024 年初的活跃度高峰之后,供应量下降至约 1.2007 亿,然后在 2024 年 11 月下旬攀升至约 1.2043 亿,八个月内仅增长了 0.3%。
以太坊目前的代币经济学以“最低必要通胀”为特色,没有固定上限,以确保网络安全,同时通过销毁手续费来管理增长。尽管 2024 年底的 Dencun 升级导致 ETH 再次出现小幅通胀,但供应量增长率仍保持在每年 1% 以下。动态供应模型允许在需求旺盛时出现通缩,在需求相对平静时出现温和通胀,从而将 ETH 持有者的利益与网络用户的利益保持一致。自合并以来,已有超过 300 万 ETH 被销毁,抵消了大部分新增发行量。
以太坊的多功能性催生了庞大的用例生态系统,使其远不止是一种加密货币。以下是 ETH 和以太坊网络的一些主要用途:
以太坊主要以托管智能合约而闻名,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上可自动执行的代码。此功能催生了数千个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包括去中心化金融服务和 NFT 市场。用户使用 ETH 支付交易 Gas 费来与这些 dApp 进行交互,这巩固了以太坊在 DeFi 和 NFT 交易领域的主导地位。
以太坊上的交易需要支付 Gas 费,以 gwei 支付。这些费用用于补偿验证者,并有助于防止网络垃圾信息。虽然 Gas 费在需求旺盛时(例如 NFT 掉落)可能会飙升,但升级旨在稳定成本。Gas 对以太坊的运营至关重要,从而为 ETH 创造了持续的需求。
随着以太坊向权益证明 (PoS)过渡 ,用户可以质押 ETH 成为验证者,从而保护网络并赚取奖励。运行验证者节点的最低要求可能成本高昂,这催生了质押池和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2023 年 4 月上海升级中引入的提取质押 ETH 的灵活性,提升了质押的参与度。
以太坊的 治理由社区驱动,缺乏正式的链上投票。变更通过以太坊改进提案 (EIP) 提出,并由开发者达成共识后实施。虽然 ETH 持有者无法直接对升级进行投票,但他们可以通过支持特定软件或分叉来影响变更。集成和企业应用
以太坊技术已广泛集成到各种系统中,其智能合约标准(例如代币的 ERC-20 和 NFT 的其他标准)已成为行业基准。包括币安智能链和 Polygon在内的许多区块链都兼容 EVM,从而增强了跨链兼容性,并简化了以太坊 dApp 的移植。由微软和摩根大通等公司组成的企业以太坊联盟 (EEA) 正在利用以太坊开发供应链追踪、贸易融资和去中心化身份等领域的应用。此外,USDC 和 USDT 等领先的稳定币也在以太坊上运行,PayPal 的美元稳定币 (PYUSD) 将于 2023 年在以太坊上线。
总体而言,以太坊的生态系统丰富且不断扩展——从金融服务和游戏到数字艺术和社交媒体,以太坊提供了推动去中心化革命的可编程基础设施。
比特币与以太坊的表现
以太坊和比特币是两种最大的加密货币,但它们有不同的目标和技术方法:
比特币主要用作数字货币或“数字黄金”,旨在实现点对点现金转移和价值存储。相比之下,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支持智能合约和 dApp,充当全球计算平台。比特币专注于财富存储和转移,而以太坊则强调编程和去中心化服务。
比特币采用工作量证明 (PoW) 机制保障安全,依赖于高能耗的计算。以太坊于 2022 年过渡到 权益证明 (PoS) 机制,利用质押 ETH 的验证者,从而提高能源效率。这两个网络都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比特币的 PoW 机制能耗更高,而以太坊的 PoS 机制则依赖于经济质押。
比特币的供应上限固定为 2100 万 BTC,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 逐渐通缩。以太坊没有预设的最大供应量,历史上也一直存在通货膨胀。然而,近期诸如手续费销毁之类的变化减缓了 ETH 的供应增长,使其可能出现通缩。比特币被视为稀缺资产,而 ETH 则是其网络的燃料。
比特币大约每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每秒处理约5-7笔交易;而以太坊每12秒生成一个区块,每秒支持15-30笔交易。这使得以太坊速度更快,适合需要快速确认的活动;而比特币则依赖于 闪电网络等第二层解决方案来实现可扩展性。
比特币和以太坊都会产生交易费,但其结构有所不同。比特币的费用取决于区块空间需求,通常在高峰期从不到 1 美元到 5-20 美元不等。以太坊的费用则基于 Gas 使用量,且差异很大;简单的转账可能只需花费几美分,而复杂的智能合约在拥堵期间则可能高达数百美元。从历史上看,以太坊的费用平均高于比特币,但 Layer-2 解决方案正在降低以太坊用户的成本。
比特币的脚本功能有限,侧重于安全性和简洁性,因此不适合复杂的智能合约。相比之下,以太坊的图灵完备脚本支持广泛的应用,包括代币发行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然而,这种灵活性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智能合约中的漏洞。
这两个网络都是去中心化的,但方式不同。比特币依赖于独立的挖矿节点和全节点,而以太坊则使用 PoS 系统中的验证者。虽然以太坊拥有更多的验证者,但人们担心权益池之间的中心化。比特币保守的开发方式与以太坊积极的升级计划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 (PoW) 机制已展现出极强的韧性,需要巨大的算力才能发起攻击。以太坊的权益证明 (PoS) 机制依赖于经济惩罚,这使得攻击成本高昂。尽管 PoS 机制较新,但自以太坊转型以来,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比特币的功能更简洁,降低了链上问题的风险,而以太坊则面临潜在的 智能合约漏洞。
总而言之,比特币通常被认为是数字黄金,针对价值存储和安全转移进行了优化,而以太坊则被比作数字石油,专为交易和应用程序执行而设计。
以太坊虚拟机
以太坊已经历经重大发展,尤其显著地从工作量证明 (PoW) 转向权益证明 (PoS) 共识机制。在PoS 机制下,验证者将 ETH 作为抵押品,并使用验证器软件创建和验证区块。验证者因诚实行为获得奖励,而恶意行为则可能被罚没。这种名为 Gasper 的 PoS 机制能够在一个周期(约 6.4 分钟)内完成区块的最终确认,并将能耗大幅降低 99% 以上。截至 2025 年,超过一百万个验证者质押了超过 3400 万个 ETH。
以太坊网络具有多个执行客户端(例如 Geth、Besu)和共识客户端(例如 Prysm、Lighthouse),通过代码多样性确保弹性。交易在以太坊虚拟机 (EVM)中执行,智能合约存储在链上。计算需要支付 Gas 费,并引入了 Verkle 树等升级功能来优化数据存储。
为了解决其有限的交易容量(每秒 15-30 笔交易)问题,以太坊采用了 Layer-2 Rollup 技术。这些链下解决方案会压缩交易数据并将其回发至以太坊主层,从而继承其安全性。主要有两种类型的 Rollup:
Layer-2 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以太坊的吞吐量,使每批次交易能够处理数千笔,同时降低费用并加快处理速度。到 2025 年,预计大多数用户交易将发生在Layer-2上,而以太坊 Layer-1 将充当安全和数据可用性层。2024 年末的 Dencun 升级引入了 protodanksharding,为 Layer-2 提供了更便宜的数据空间,从而使活跃度增加了 4 倍,而 Layer-1 费用则下降了 99%。
虽然 Rollup 是目前的扩展解决方案,但以太坊也在寻求数据分片来增强容量。分片可能会侧重于数据可用性而非执行力,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全面实施。即将于 2025 年进行的 Pectra 升级将引入数据可用性采样和 Verkle 树等功能,以进一步提高可扩展性。
此外,账户抽象化使以太坊更加用户友好,它允许钱包像智能合约一样运行,用户可以使用 ETH 以外的代币支付 Gas 费。这种简化旨在吸引更多主流用户。
以太坊的技术也正在与各大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促进与Solana和 Polygon等生态系统的跨链集成。总体而言,以太坊在可扩展性和可用性方面的持续创新,确保其在加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堪称一个去中心化的操作系统。
以太坊是 2013 年末,年仅 19 岁的 Vitalik Buterin构想出来的。作为比特币杂志的联合创始人,他发表了以太坊白皮书,提议为金融交易以外的各种应用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
2014年初,Buterin与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Charles Hoskinson、Joseph Lubin等人合作推出了以太坊。他们在瑞士楚格正式成立了该项目,并将其定位为一个秉承开源理念的非营利组织,并由以太坊基金会提供支持。
为了筹集开发资金,以太坊于2014年年中进行了首批首次代币发行(ICO),通过出售ETH代币兑换比特币筹集了约1800万美元。该网络于2015年7月30日推出了其第一个版本Frontier。
以太坊经历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包括 Homestead(2016 年)和 Metropolis(2017-2019 年),其功能不断增强。一个显著的挑战是 2016 年 6 月的 DAO 黑客攻击,这导致了备受争议的硬分叉。大多数用户继续在新的以太坊链上运行,而原链则变成了以太坊经典 (ETC)。
以太坊最初依靠社区资金,后来通过企业以太坊联盟获得了主要科技公司的支持。以太坊基金会也通过其代币持有和捐赠获得资金,而风险投资开始投资基于以太坊构建的项目,从而保持了核心协议的社区驱动力。
时间线亮点:
以太坊从诞生到发展成为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网络的历程凸显了加密领域社区驱动、开源开发的力量。
以太坊升级
过去两年对于以太坊来说是多事之秋,经历了重大升级、监管发展和生态系统变化:
Dencun 升级结合了 Cancun 和 Deneb 硬分叉,引入了 Proto-Danksharding,允许数据块 (data blob) 显著降低 Layer-2 的发布成本。这导致 Layer-2 的交易费用大幅下降,rollup 交易量增长了四倍。因此,以太坊 Layer-1 的交易费用较低,随着 ETH 销毁率的下降,引发了一段轻微的通胀期。到 2025 年初,以太坊的 总供应量已回升至约 1.2052 亿 ETH,标志着以太坊自过渡到权益证明 (PoS) 以来的首次通胀。由于 Layer-1 使用率下降,此次升级引发了关于长期费用动态和安全预算可持续性的讨论;不过,费用在 2024 年底开始回升。
以太坊在2023-2024年面临监管审查。尽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某些加密服务采取了行动,并将一些代币标记为证券,但并未明确将ETH归类,这导致其在许多情况下仍被视为商品。ETF相关的进展引人注目;到2023年底,SEC批准了以太坊期货ETF,预计到2024年,将有几项ETH现货ETF的提案。
2024年,以太坊的Layer-2生态系统取得了显著增长 。像Arbitrum和Optimism这样的知名网络蓬勃发展,其中Arbitrum发行了代币并保持了较高的交易量。Optimism推出了用于跨链协作的“超级链”。Dencun升级的成本降低增强了Layer-2的活跃度,使以太坊的生态系统成为加密货币领域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之一。Layer-2的互操作性标准和改进的跨rollup传输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这使得这一时期对于以太坊的可扩展性至关重要。
继2023年上海升级启用提现功能后,2024年全年的质押参与度显著提升,到2025年3月已超过3400万ETH。Lido 和Rocket Pool等流动性质押协议蓬勃发展,但由于Lido控制着约三分之一的质押ETH,中心化问题也随之出现。2025年的Pectra升级将验证者余额上限提升至2048 ETH,允许更大规模的运营以提高效率,并促进验证者更顺畅地退出。
2024年和2025年初,以太坊技术获得了广泛认可。PayPal的 PYUSD稳定币使用量有所增长,而Visa通过StarkNet进行的自动支付试点则展示了以太坊的创新应用。在以太坊上将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趋势日益兴起,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星巴克和Reddit也整合了以太坊技术,吸引了更多Web2.0公司。
2022 年熊市过后,以太坊进入 2024 年,价格约为 1,200 美元,并在 2024 年初持续上涨。到 2024 年底,ETH 同比增长约 60%。然而,像 Solana 这样的新兴 Layer-1 平台的竞争也随之出现。到 2025 年初,受 Pectra 成功实施以及 比特币减半和以太坊 ETF 获批等潜在发展因素的推动,乐观情绪再次回归。
总而言之,2024-2025 年是以太坊进行重大升级的时期,增强了其可扩展性和可用性,同时面临着竞争挑战和更大用户采用的需求。
作为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太坊 (ETH) 是许多加密货币投资组合中的主力。其历史价格表现波动较大,但长期来看表现强劲。2015 年众筹的早期投资者见证了 ETH 在 2018 年 1 月飙升至 1,400 美元以上,在 2018 年熊市期间跌至约 80 美元,并在 2021 年 11 月达到 4,800 美元左右。在截至 2024 年的五年间,ETH 的价格上涨了约 20 倍,超过了比特币的涨幅,但投资者也面临超过 80% 的回撤。
拥有 ETH 就等于在以太坊经济中拥有股份,因为它需要用于支付交易费、质押以及各种 DeFi 和 NFT 活动。使用量的增加可以推动需求,而销毁机制也可能对价值产生积极影响。一些分析师认为,ETH 的市值可能与比特币匹敌,甚至超过比特币,尤其是考虑到其质押带来的潜在收益。
以太坊蓬勃发展,得益于其强大的开发者社区,其活跃开发者数量超过任何其他区块链。这项创新促进了新项目的涌现,并提升了 ETH 的实用性。尽管以太坊内部关于扩容和安全性的争论仍然存在,但社区在升级方面达成共识的能力已展现出韧性。
风险与挑战:尽管持乐观态度,但投资以太坊仍存在一些风险:
长期展望:分析师对以太坊在 Web3 创新以及CBDC和代币化资产等潜在增长领域中的作用持乐观态度。机构投资者兴趣的增加和受监管的投资产品都是积极的信号,但投资者应保持谨慎并考虑分散投资。总而言之,虽然以太坊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投资加密货币具有高度投机性,建议咨询财务顾问。
以上就是什么是以太坊 (ETH)?与比特币有什么区别?以太坊全面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一文详解以太坊 (ETH)的资料请关注开拓者奇点其它相关文章!